【低温热固胶】国产单组分低温固化环氧胶真能替代3*M6011?深度解析昀通1910环氧胶核心技术优势

首页    行业资讯    【低温热固胶】国产单组分低温固化环氧胶真能替代3*M6011?深度解析昀通1910环氧胶核心技术优势

在电子制造、手机维修领域,3*M6011环氧胶长期占据高端粘接市场。但随着国产胶粘剂技术突破,一款能在60℃低温固化的国产环氧胶1910引发行业热议——Chenlink 1910究竟能否真正替代进口产品?本文通过12组实测数据对比,揭秘国产胶粘剂的逆袭真相。


一、行业痛点:传统环氧胶的"低温固化困境"

在手机壳、手机玻纤板在站街、热敏材料、塑料粘接、摄像头模组组装等精密场景中,传统环氧胶需要80-100℃固化温度。容易导致以下问题:

  • 塑料件热变形风险(PC/ABS材质变形温度约105-120℃)

  • 玻纤板分层隐患

  • 能耗成本增加(产线升温能耗占比超30%)

而Chenlink 1910低温固化环氧胶通过配方调整,将固化温度降至60℃(来源实测数据),打破进口环氧胶在这方面的技术壁垒,成功实现国产低温固化环氧胶量产,并且性能对标6011.帮助国内多家企业完成胶粘剂国产化替代,助力降本增效。


二、三大应用场景实战验证

场景1:异材质手机壳粘接

  • 某TOP3手机代工厂测试显示:

    • 使用1910低温固化环氧胶粘接PC+铝合金组合件,良率从87%提升至99.2%

    • 固化温度降低后,产线能耗节约37%

场景2:摄像头模组组装

  • 玻纤板与金属支架粘接中:

    • 11910低温固化环氧胶耐高低温循环(-40℃~85℃)测试通过

场景3:柔性屏支架固定

  • 在60℃低温固化条件下:

    • OLED屏的ITO线路阻抗变化<0.5Ω

    • 胶层厚度可控制在0.1mm±0.02mm


经过3000小时加速老化测试和12家头部企业验证,Chenlink 1910低温固化环氧胶不仅实现了60℃低温固化技术突破,更在手机精密制造领域展现出超越进口产品的综合性能。国产胶粘剂的"突围战",正在改写高端制造的材料格局。

2025年4月23日
浏览量:0

推荐相关资讯

推荐电池知识

Chenlink

相关产品